信息网_www.520link.cc

爱链网_信息网 > 河南信息 > 正文

【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】行进青海·讲述小高陵,70载造就八座青山

网络整理 2019-07-30 14:37

【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】行进青海·讲述小高陵,70载造就八座青山

眺望小高陵梯田。

  青海新闻网·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7月3日,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阳光和煦,晴空万里。在这里,有一道风景,层层梯田连九霄;在这里,有一首歌唱遍日月山下、湟水河畔;在这里,有一种精神,激励几代湟源人“敢为人先,实干善成”。

  时光如梭,斗转星移,岁月悠悠70载,小高陵人站在时代前沿,向我们诠释了“愚公移山”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精神,也穿越时空、代代相传,铸就精神高地。

  省委“造林先进单位”(1958年),国家“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”(1968年),国家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绩优异”奖(1979年),“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”(1989年),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”(1996年),“省级小康文化村”(2013年)……站在小高陵村的会议室内,环望布满四面墙壁的奖状,小高陵村的前世今生“扑面而来”,将我们拉回到过去的岁月……

【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】行进青海·讲述小高陵,70载造就八座青山

游客在小高陵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参观。

  从两棵树到十五面坡

  “我们大家现在所站的位置是小高陵村的后阳坡,这里海拔3000米,我们所看到的这两颗大树根深叶茂,老人们常说‘树有多高,根就有多深’,这两颗大树深深植根于海拔3000米的山顶上,仿佛给人们启示着什么。”7月3日,小高陵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前,湟源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冷全祥面对前来体验培训的干部职工,开始了自己的讲解:“老人们把它栽在平出来的地上,用屋脊流下来的雨水、雪水浇灌。这说明只要把雨水、雪水留在山上,蓄在土中,就能活树,当然也能长庄稼。小高陵党支部一班人就拿两棵树说事,提出了栽树蓄水保土、向水平梯田要粮食两项决定……”

  冷全祥的话,将我们再次拉回到70年前——那时的小高陵村是一个山穷、地穷、人穷的“三穷”地区,也是一个缺肥料、缺饲料、缺燃料的“三缺”地区。村里78岁的藏族老人颜索南层感慨道:“我们小高陵,从我爷爷头上起,就是拉羊皮不沾草的地方,把牲口赶到山坡上,连口好草都啃不到。”原党支部书记李积福深情地告诉我们:“小高陵在没修梯田以前,就是个跑水、跑肥、跑泥的‘三跑田’,每年夏秋两季,人们只要听见轰轰的雷声,就吓得心惊胆战,生怕洪水暴发,冲毁庄稼和房屋,生活在这里的人们,常常是‘老羊皮褂白天穿、晚上盖,阴天下雨毛朝外’,吃的是‘早上汤,晌午光,晚上清汤照月光’。”

  面对这样的小高陵村,有人选择了扶老携幼、含泪远走,而该村党支部选择了向穷山恶水宣战。

  从山脚下开刀,小高陵村治山治水的第一炮在后阳坡打响。在后阳坡的卧龙山,村民们全凭人力挖下了用于植树种草的22万个鱼鳞坑。

  可是,1956年夏,一场山洪却差点浇灭了小高陵村战天斗地的热情。眼看着鱼鳞坑被从山顶冲刷下来的泥土填满,树木成活率不高,很多人打起了退堂鼓。

  但首任村党支部书记陈世元不信邪,来到山顶长势茂盛的两棵树下反复思忖。他发现,这两棵树长在庙檐下,根部有两个水槽,水槽内蓄满了水。

  从两棵树受到启发,经过反复实践,小高陵人决定从山顶开始治理,变鱼鳞坑为水平台,这样既可以蓄水提高树木成活率,还可以拦截山洪,逐步摸索出了综合治理浅山生态的科学模式:山顶“戴帽子”,山腰“勒带子”,坑坑洼洼造林子。即在山顶和秃岭上栽上耐寒耐旱的灌木,如黑刺、柠条;在水平梯田两边种植柳树、杨树;在村里所有空闲地带植树造林。

  奋战七年,小高陵人用一双双手一铁锨一铁锨、一背篼一背篼,让三条沟、八座山、十五面坡旧貌换新颜;开垦梯田480公顷(7200亩)、四旁植树16万株,78%的水土流失面积得以治理,全村人均有了两亩以上的旱涝保收田。

  现年58岁的王金龙是现任小高陵村党总支副书记,也是村里第二任党支部书记王生珍的儿子。回想起父亲,他说:“父亲从1958年到1962年期间担任党支部书记,每次讲起村里治山造林的事情,总以这样的话开头,‘我们的初衷很简单,就为了过好日子。后来,种树成功了,林子就成了咱小高陵村的第一笔财富!’”那时王金龙的年纪尚小,每逢放学也会来到山上加入劳动的队伍。

Tags:新时代(237)讲述(22)70年(87)青海(36)造就(3)八(7)奋斗(82)壮丽(60)行进(2)高陵(1)

转载请标注:信息网——【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】行进青海·讲述小高陵,70载造就八座青山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